从明清家具看到莫奈笔下的塞纳河,嘉德典亚艺术周举行
本文地址:http://287.144023.com/list_26937
文章摘要:电子游戏赌博下注,话很明显神色、在他少主。
嘉德典亚艺术周展品涵盖东西方古董、经典艺术等,既有明清家具、两河流域艺术珍品,也有印象派大家莫奈的画作。
从永乐宫到公主寺:山西寺庙中经典的壁画遗存
近日,清华大学主办的“文化之美·漆心可见”成果展在山西运城市的永乐宫内开展。展览呈现出的山西漆器髹饰技艺与精彩绝伦的永乐宫壁画相得益彰。
国家文物局:江西四川等文博机构存510余项消防隐患
为汲取巴西国博火灾事故教训,按照应急管理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对各地博物馆和文物建筑进行了首轮的消防安全大检查。自上报情况来看,多处文物机构存消防隐患 。
上博与“一带一路”:除了中斯考古,“黑石号”文物也将来沪
“中斯联合考古与海上丝绸之路”座谈会10月23日举行。据透露,著名“黑石号”沉船文物将于2020年来到上海展出;上海博物馆“一带一路”研究发展中心同时成立揭牌。
故宫博物院“佛陀之光”展示藏传佛教艺术源流
10月23日,故宫博物院与止观美术馆联合举办的“佛陀之光——故宫博物院与止观美术馆佛教造像展”在故宫斋宫开幕,展出精选佛造像展品共计112件。
敦煌文献与壁画中的“霜降食单”:来一场复古的聚餐
霜降之后,冬日更近一步。今天,不如借鉴古人的饮食,来一场复古的聚餐。敦煌出品的“霜降食单”,从素汤到鲜肉到药酒,让舌尖与身心都获得大满足。
北京画院年会研讨古代山水画,五大主题涉及山水游历、笔墨等
北京画院年会之“中国古代山水画学术研讨会”前不久在北京会议中心举行。研讨会汇集了21位专家学者,分“五个主题板块,共同探讨中国古代山水画艺术的各项议题。
天寒翠袖薄,从清代仕女画看当时文人理想中的女性
鹅蛋形脸、细眉凤眼、樱桃红唇、削肩柳腰,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正在举办的“绰绰清影——馆藏清代仕女画联展”以14幅清代仕女画勾勒出当时文人理想中的美女形象。
宋代文同诞辰千年:浙博“千载清风”将展历代墨竹名迹
浙博年度书画大展“千载清风——古代墨竹名迹展”将于10月27日在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开幕,展出文同、李衎、赵孟頫、柯九思、倪瓒、王蒙等墨竹名迹38件(组)。
这就是一部中国简明漆器艺术史:上博40年后将再推漆艺大展
“千文万华——中国历代漆器艺术展” 将于11月16日在上博开幕。共遴选上博馆藏历代漆器200余件,并借展了浙江省博物馆、常州博物馆等单位重要的出土漆器珍品。
鉴赏|从清代制壶大师邵大亨看到顾景舟及海派紫砂名品
10月21日,“天工开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 海派紫砂艺术特展暨许四海藏品及文创作品展”在上海虹桥进口商品展示中心举行。展出从清代到近现代制壶名家的作品。
中国青花瓷赴陆上“丝路”古国乌兹别克斯坦展出
10月15日塔什干当地时间下午3时,由上海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共同策划的“青出于蓝——青花瓷的起源、发展与交流”特展在塔什干的国家历史博物馆拉开帷幕。
纪念殷墟发掘九十年,并不仅因为地下遗存证实商王朝的存在
今年是殷墟发掘90周年,学界不分南北,纪念殷墟,不仅因为它丰富的地下遗存,也因为它证实商王朝的存在,催生现代考古学在中国的发展,实现与世界其它文明的对话。
敦煌文献中的重阳|食疗、登高、冻龄,解密敦煌养生大法
今天是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人们在这一天登高远眺,也祈求健康长寿。而在敦煌文献中,保存有一套食疗养生大法,对于时下注重养生的年轻人来说,仍不过时。
在维也纳看彼得·勃鲁盖尔画中的农民,乡村及人性
为纪念十六世纪伟大的尼德兰画家彼得·勃鲁盖尔逝世450周年,10月初,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举办了特展,揭示了他是如何创造出如此慷慨激昂,反映人性的艺术作品的。
大英博物馆日本厅开放:浮世绘大家歌麿《艺妓读信》首次亮相
大英博物馆的三菱商事日本展厅近日重新开放。由日本浮世绘画家喜多川歌麿(Kitagawa Utamaro,1753?1806)所绘的《艺妓读信》在展厅中首次亮相。
鉴赏|三千阳春始一花
桃子是从什么时开始被雕琢入玉,成为玉雕的重要题材之一?据本文作者考据,目前尚未见到唐代玉桃实物,收藏于无锡博物院的无锡钱裕墓出土玉桃杯应该是此类器物最早的样式。
圆桌|关于赏石与鲁作底座:泰山岩岩,鲁邦所詹
文人赏石注重其所蕴含的君子品质,赏石即赏自己。此次五人谈试图从鲁作藏石谈起,发现在孔孟文化的影响之下,鲁作赏石的意义在于供,在于敬畏,并非只在于赏。
藏界|王赞:喜欢古代彩陶那种原始古朴之美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王赞喜欢收藏各类彩陶和汉罐,并从这些古物中汲取艺术创作的养分。他希望自己的作品和藏品能够以一种空间关系在艺术馆中并存。
从永乐宫到公主寺:山西寺庙中经典的壁画遗存
近日,清华大学主办的“文化之美·漆心可见”成果展在山西运城市的永乐宫内开展。展览呈现出的山西漆器髹饰技艺与精彩绝伦的永乐宫壁画相得益彰。
国家文物局:江西四川等文博机构存510余项消防隐患
为汲取巴西国博火灾事故教训,按照应急管理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对各地博物馆和文物建筑进行了首轮的消防安全大检查。自上报情况来看,多处文物机构存消防隐患 。
上博与“一带一路”:除了中斯考古,“黑石号”文物也将来沪
“中斯联合考古与海上丝绸之路”座谈会10月23日举行。据透露,著名“黑石号”沉船文物将于2020年来到上海展出;上海博物馆“一带一路”研究发展中心同时成立揭牌。
故宫博物院“佛陀之光”展示藏传佛教艺术源流
10月23日,故宫博物院与止观美术馆联合举办的“佛陀之光——故宫博物院与止观美术馆佛教造像展”在故宫斋宫开幕,展出精选佛造像展品共计112件。
敦煌文献与壁画中的“霜降食单”:来一场复古的聚餐
霜降之后,冬日更近一步。今天,不如借鉴古人的饮食,来一场复古的聚餐。敦煌出品的“霜降食单”,从素汤到鲜肉到药酒,让舌尖与身心都获得大满足。
北京画院年会研讨古代山水画,五大主题涉及山水游历、笔墨等
北京画院年会之“中国古代山水画学术研讨会”前不久在北京会议中心举行。研讨会汇集了21位专家学者,分“五个主题板块,共同探讨中国古代山水画艺术的各项议题。
天寒翠袖薄,从清代仕女画看当时文人理想中的女性
鹅蛋形脸、细眉凤眼、樱桃红唇、削肩柳腰,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正在举办的“绰绰清影——馆藏清代仕女画联展”以14幅清代仕女画勾勒出当时文人理想中的美女形象。
宋代文同诞辰千年:浙博“千载清风”将展历代墨竹名迹
浙博年度书画大展“千载清风——古代墨竹名迹展”将于10月27日在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开幕,展出文同、李衎、赵孟頫、柯九思、倪瓒、王蒙等墨竹名迹38件(组)。
这就是一部中国简明漆器艺术史:上博40年后将再推漆艺大展
“千文万华——中国历代漆器艺术展” 将于11月16日在上博开幕。共遴选上博馆藏历代漆器200余件,并借展了浙江省博物馆、常州博物馆等单位重要的出土漆器珍品。
鉴赏|从清代制壶大师邵大亨看到顾景舟及海派紫砂名品
10月21日,“天工开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 海派紫砂艺术特展暨许四海藏品及文创作品展”在上海虹桥进口商品展示中心举行。展出从清代到近现代制壶名家的作品。
中国青花瓷赴陆上“丝路”古国乌兹别克斯坦展出
10月15日塔什干当地时间下午3时,由上海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共同策划的“青出于蓝——青花瓷的起源、发展与交流”特展在塔什干的国家历史博物馆拉开帷幕。
纪念殷墟发掘九十年,并不仅因为地下遗存证实商王朝的存在
今年是殷墟发掘90周年,学界不分南北,纪念殷墟,不仅因为它丰富的地下遗存,也因为它证实商王朝的存在,催生现代考古学在中国的发展,实现与世界其它文明的对话。
敦煌文献中的重阳|食疗、登高、冻龄,解密敦煌养生大法
今天是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人们在这一天登高远眺,也祈求健康长寿。而在敦煌文献中,保存有一套食疗养生大法,对于时下注重养生的年轻人来说,仍不过时。
在维也纳看彼得·勃鲁盖尔画中的农民,乡村及人性
为纪念十六世纪伟大的尼德兰画家彼得·勃鲁盖尔逝世450周年,10月初,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举办了特展,揭示了他是如何创造出如此慷慨激昂,反映人性的艺术作品的。
大英博物馆日本厅开放:浮世绘大家歌麿《艺妓读信》首次亮相
大英博物馆的三菱商事日本展厅近日重新开放。由日本浮世绘画家喜多川歌麿(Kitagawa Utamaro,1753?1806)所绘的《艺妓读信》在展厅中首次亮相。
鉴赏|三千阳春始一花
桃子是从什么时开始被雕琢入玉,成为玉雕的重要题材之一?据本文作者考据,目前尚未见到唐代玉桃实物,收藏于无锡博物院的无锡钱裕墓出土玉桃杯应该是此类器物最早的样式。
圆桌|关于赏石与鲁作底座:泰山岩岩,鲁邦所詹
文人赏石注重其所蕴含的君子品质,赏石即赏自己。此次五人谈试图从鲁作藏石谈起,发现在孔孟文化的影响之下,鲁作赏石的意义在于供,在于敬畏,并非只在于赏。
藏界|王赞:喜欢古代彩陶那种原始古朴之美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王赞喜欢收藏各类彩陶和汉罐,并从这些古物中汲取艺术创作的养分。他希望自己的作品和藏品能够以一种空间关系在艺术馆中并存。